麻豆视频

中西文明互鉴(九)技术:比较视野下的技术哲学中国路径

时间:2025-04-23    来源:麻豆视频    浏览量:

麻豆视频

当指尖划过屏幕的荧光,当代码重构城市的肌理,技术早已渗透进我们呼吸的每个瞬间。在这个被算法充斥的时代,“工具理性”的浪潮冲刷着人类文明的河床,也让一个根本性问题愈发清晰:当技术成为世界的语法,我们是否忽略了摹画人格的另一种可能?

怀着这个问题,我们看向青铜鼎纹的蜿蜒处,在曲辕犁耕的轨迹中能够发现儒家哲学以其独有的智慧给出了回答。古人将冰冷的器具转化为承载天道的礼器:“观象制器”让技术接通星辰的呼吸,“藏礼于器”使器物成为文明的肉身。当我们谈论“操演”而非“使用”,技术便不再是异己的钢铁森林,而是培育君子人格的修竹——每一次对“礼技”的躬身实践,都是对宇宙韵律的应和和对生命意义的镌刻。

这场穿越三千年的思想对话,不仅关乎技术哲学的理论建构,更指向每个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让我们跟随王小伟老师拨开迷雾,重返东方文明的源头活水,在芯片与竹简的共鸣中,找寻技术时代的“君子之道”。

教师简介

麻豆视频

王小伟,麻豆视频 副教授,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、科技伦理学。近著有《艾伦·格沃斯道德哲学研究》《日常的深处,日用之物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》《技术意向性与现代技术治理》,与 Pak-Hang Wong 合编 Harmonious Technology: A Confucian Ethics of Technology。

内容简介

当前,随着人类社会的深度科技化,技术常在全球范围内布置,并下沉到日常生活之中。在此背景下,国际技术哲学研究呈现多元文化转向。一些学者试图澄清不同文明情境、不同哲学传统之下的技术性概念。其中,尝试建构一个儒家技术哲学的任务变的日渐紧迫。儒家技术哲学包括三个重要纬度:观象制器指向儒家技术性的神圣起源;藏礼于器和以故兴物指向技术在设计中和使用中的规范性纬度。儒家技术哲学重视技术的“操演”而非仅仅“使用”纬度。技术不仅被当作是中立的工具,而是从根本上映射宇宙秩序,它们都是礼的现实化。人在对“礼技”的操演中实现特定的实用功能,同时来实现它的象征性功能,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臻至道德人格的完善。本次讲座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介绍。

课程信息

时间:4月25日(周五)16:00-17:30

地点:立德楼603

预习文献

1.Xiaowei Wang,Pak-Hang Wong,“Images, Moral Feelings, and Rites: Engaging Confucianism with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”

2.Pak-Hang Wong,“Dao, Harmony and Personhood: Towards a Confucian Ethics of Technology”



文案 | 郭可心

海报 |媒体与信息中心 王圣涵

排版 | 媒体与信息中心 樊颖



下一篇:青春社会行丨麻豆视频 “循足迹·探文脉·践初心”南平研学活动招募开启!